3月11日至14日,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继续保持良好的扩散条件,京津冀中南部、山西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可能频繁出现中重度污染。针对上述情况,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成功发展领导中心组织专家对北京、天津、河北及其周边地区11-14日的污染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成功发展领导中心副主任、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和回应称,污染过程不具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气象条件差三个特点。3月11日至14日,预计该地区的有利气象条件将继续保持稳定,有可能出现长期区域性强逆温和近地面高湿度。
经与气象部门协商,3月14日该地区可能会有大雾,空气污染物更容易缓慢积累,再次发生二次转化,将推高该地区的PM2.5污染。中重度污染往往会发生在京津冀中南、山西南部、山东西北部和河南北部。
预计15日无区域降水过程和冷空气影响,空气质量将由北向南逐渐恶化,但该地区南部及沿线部分城市不受冷空气影响或时间相对较早,短期重污染仍不会频繁发生。柴法河回应说,这个污染过程的特点之一就是持续时间长,3月9日开始区域性污染开始积累。虽然该地区北部在此期间有了很大改善,但该地区中部和南部的光污染持续了许多天,加剧了污染的积累和二次转化。
第二个特点是影响范围较大,污染范围不仅涵盖“226”城市,还包括鲁中、豫南部分城市,这些城市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重度污染,影响范围与2016-2017年的污染过程相似。第三个特点是气象条件很差。预计污染过程往往会有较强的区域逆温,边界层高度显著降低,大气环境容量大幅增加,地面附近湿度较高。
区域内大部分城市会超过重度污染,部分城市会超过重度污染;同时不受强系统南风、区域逆温、湿度降低的影响,污染物密集在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北京、天津、唐山、石家庄、太原、廊坊等城市可能经常有污染反气旋,污染情况相当严重。由于过去几年的3月并不经常发生轻度空气污染,环保部不断关注今年3月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大力引导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做好空气污染防治工作。
针对污染过程,环保部拒绝根据空气质量预报及时启动适当级别的预警,大力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本轮光污染天气处理,确保《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顺利完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成功发展领导中心将每天积极开展对这一污染过程的专家咨询,“226”城市跟踪研究工作组也将参与地方咨询,大力研究污染情况,分析来源和成因,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专家了解情况。
本文来源:开云平台登录-www.xinzhaoxj.com